近日,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学校16个专业入选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学院外交学专业位列其中。
2010年,学院充分发挥华人华侨研究的传统学科特色,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积极支持下成立侨务与外交系,同年开始招收外交学专业本科生,成为国内首家致力于培养具有侨务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外交人才的学院。
相较于国内同类专业,以“侨”为特色之一的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外交学专业建设更加强调“侨务”和“外交”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内容覆盖外交学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侨务政策与实践两个方面。在教学环节,着重强调研究外交与侨务的本质、目标和类型,不同外交理论与范式的比较,一般对外决策理论和模式等,对重点国家的外交与侨务政策及行为比较分析,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
自设立外交学专业以来,学院不断尝试和摸索培养模式和教学经验,全方位完善以强化学科基础、突出传统优势为导向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
坚持“外交”为主“侨务”并重的培养思路
目前,学院在“侨”方面已经形成将侨务、侨乡、侨社、侨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系统结合的多维培养模式,在“外”方面继续坚持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的方向定位。学院发挥教师在东南亚外交、经济和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学术专长,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学生参与指导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促进教学相长。学院组织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和“印尼归侨系列”两个大创板块,其中多个项目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校长基金项目。
强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前沿性
学院根据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修订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更加注重侨务、领事保护两个领域,同时进一步强调对外政策分析和区域研究、重点国家外交政策、移民/侨务政策比较等课程的重要性;在提升基础课程质量的同时,充分调动院内外的学术资源,促进学生对学术前沿的解;开设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课程;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区域国别类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已有两门外交学专业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着重加强学生英语和小语种能力
外交学专业注重加强本科生英文课程教学,将双语课程和全英课程纳入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外语四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着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有双语课程,在专业核心和方向性选课上设有5门全英课程,入选厦门大学首批全英文教学课程项目,在文科学院中位列第三。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科地域优势,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开设东南亚小语种课程,涵盖印尼语、越南语、泰语等,以兴趣班的形式培养学生小语种兴趣和日常用语能力。
强化同行交流与社会实践
学院在外交学专业建设中,既强化特色,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创造平台,推动学生与国内高水平同专业师生加强交流。发起并主办的“我是外交官”大学生外交风采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学业竞赛,联合举办的高校包括: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侨大学。通过赛事交流,增进对国内同类院系的发展状况和培养体系的了解,跟进国内高水平外交学专业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学院利用地方外事资源,组织学生参访东南亚国家驻厦门领事机构,与一线外交官进行互动交流。
拓展国际交流与境外学习渠道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提升交流学习目标,从以往的重在学分兑换,转向重在调研实习。其中2014级14名外交学专业同学有9人在学期间在高年级外出交流,交流比重为64%,创历史新高。
落实总书记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探索高校与地方侨联合作新模式
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魂、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发挥高校的创新、人才、科研和地方侨务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提升。2020年,学院主动对接,与南安市、连江县等两个著名侨乡侨联签署交流合作协议,设立教学实践研究基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实践,做好侨务侨情实践教育搭建平台。
目前,外交学在校生60人,已培养了七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12人。其中,35%毕业生有外出交流学习的经历,40%-60%学生继续前往巴黎政治学院、杜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华威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研究生。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等。已获得硕士学位准备就业的同学部分被国有企业的海外分公司录取,主要负责涉外事务。值得一提的是,培养的2017届外交学一名外籍毕业生现已担任吉尔吉斯坦国总统办公厅行政专员,主要参与组织2019年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
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学院东南亚研究特色与课程优势,围绕侨务研究和区域研究,深化人才培养特色、亮点与专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实做强,为党和国家培养“侨”、“外”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