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清晨,雨后的天空铺开一层淡淡的晨曦,厦门大学所有教学科目如期开课。我院学生捧着书本赶往教室,与往常别无二致。沿途的风景虽已不似旧日,但同学们欣喜地发现教学区周边的杂物和积水已渺无踪迹,教室门窗也已重现光亮。
只有那些断裂的树木还记载着台风肆虐的痕迹。这些倒下的树曾上抵高天,下达深地,支撑着厦大的万丈苍穹与百年声誉。虽然它们倒下了,但只要人心不倒,厦大的光辉岁月就永远屹立。从风前准备到风后重建,我院师生一直在行动。
师生齐心,严阵以待
在这场抗台战役打响之初,有这样一群人义无反顾地走在了最前列,带领全体师生共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9月11日台风生成之初开始,我院辅导员便通过QQ、微信、邮件等方式,不断向学生传递台风的最新动向,并细致地叮嘱注意事项。盈盈数行字,尽力安抚着学生躁动不安的情绪。
在网络通知之余,他们并不能放下为全院学生悬起的心。我院团委书记沈丽秀老师,辅导员郭晓玲老师,兼辅李笠、何春雨,及学院主要学生干部还共同前往学生宿舍,逐一检查学生宿舍防台准备情况。他们共走访了约60多间学生宿舍,不厌其烦地提醒同学们不能外出,细心地叮嘱学生清理阳台上放置的杂物,粘贴阳台门玻璃防止被风吹裂刮伤人员。寥寥几句话,却温暖如春风,给了学生们克服恐惧的无穷勇气。
9月14日下午4点,院长、书记亲自指示学院防台工作,对我院离退休教师、在职教师、国内学生、国际学生的安全都做了细致的考虑。学院防台工作组还仔细巡查院楼,把底层图书移植高处,准备应急物资,及时清扫处理漫进楼里的积水,保证了院楼和图书馆的安全。此外,他们还逐一视察了学院数十间办公室,提醒相关人员关闭电源,关紧门窗,排除安全隐患。并指定专人彻夜值班院楼和巡查学生宿舍。
事无巨细必躬亲,一场台风,虽撕碎了不少美好与回忆,却也捎来了许多温情与感动。
风雨无情人有情
9月15日当晚,当所有人正听着窗外凄厉的风声而惴惴不安时,却有人为了全院师生的安全而在风雨中奔波。
正在宿舍中心悸难眠的学生们或许不会知道,院党委书记范丽老师彻夜值守院楼;院党委副书记黄俊清老师在得到台风正面登陆厦门的讯息后,10分钟内便到达学校;仍在发烧的院团委书记沈丽秀老师带病前往院楼参与学生防台工作;回到五缘湾家里的辅导员郭晓玲老师,冒着十几级的大风前往学生宿舍,同学生并肩作战;三位学工组老师、两位兼职辅导员从深夜坚守到凌晨,实时向学生传达台风最新消息,安抚学生情绪。
窗外风雨大作,但只要人情不冷,再大的风雨也难以撼动我院师生牢牢相系的心灵。
众志成城,重塑最美校园
一场风灾,繁华与倾颓对立在一夜之间。所幸,因前期宣传和准备工作到位,全院师生无一人受到人身伤害,且无较大经济损失。我院师生在灾后抖擞精神,迅速走出阴影,投身灾后重建工作。
9月15日下午,学生干部前往宿舍统计门窗损坏情况,将宿舍号及具体维修内容汇总后发送学生处和公寓办。
9月17日,由学工组老师带头,我院部分教师及学生共74名志愿者,于南安楼、建南大会堂、学生宿舍周边道路开展恢复校园环境的自救行动,清理断树,清扫道路,消除台风后的安全隐患。队伍中还包括了自愿前来的学院副院长施雪琴,及部分海外学生。
9月25日下午3点,我院师生携带着扫帚、簸箕、垃圾袋等工具,由院楼前往校史馆楼前、集美二楼前、南安楼周边,展开卫生清扫工作。在活动过程中,范丽老师和许佩璇老师身先士卒,与同学们共同承担清扫任务。
在学生骨干和我院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发挥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奋力争先,密切配合,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为学校增添一份明媚的洁净。草坪深处均已不见枯枝烂叶的踪影,林间小道也没有了堆积在地的灰尘——最美校园浴火重生。
风灾过后,心有回响
从台风入境到灾后恢复,至此已告一段落。我院的2016级新生似乎借着这场风迅速成长起来。在这段日子里,他们看到了与尘土交织在一起的汗水,看到了全院师生共同辛劳后的硕果,看到了台风过后依旧最美的校园。
我院2016级新生杨沛鑫在参加完义务劳动后,深刻体会到了何为奉献:“在我来到厦大,特别是经历了台风莫兰蒂之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校园中充斥着的奉献的氛围。尤其是这次的清扫活动,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学生到老师,都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这件事。谢谢学院的组织,谢谢同学们的奉献,也谢谢自己能够迈出为团体奉献的一步。”
英雄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毁灭。台风吹倒了树木,却吹不垮我院师生重建校园的信心。“当看到同学们用手去捡拾那些掉落在地的树枝的时候;当看到刺眼的阳光赤烤着同学们的脸庞的时候;当看到老师与我们一同奋斗在最前线的时候;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在厦大的每个人对它最深沉的爱意!尽管台风残忍地摧残了一切,但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风雨过后,重塑荣光!”我院王雅琪同学如此说道。
台风终究会没入时光深处,但这场台风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镂刻在了每个人心中,每有所念,必有回响。
文/葛雨萌
图/蔡宝真 葛雨萌
编辑/蔡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