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倩楠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09级本科生 现在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交换学习
舰首划破白浪
麻花辫在风中摆荡
跨越时空的湾
不知何时再见爹娘
铁锚敲醒孤岛
……
这张单程船票
那会知晓
是趟世纪的航
……
——《韩秀香》
来到眷村,时间定格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每扇斑驳的漆红院门里,都锁着一个个凄婉动人的故事。墙上写着的《乡愁》,地上涂鸦的“台胞证”,或多或少都被冠以了思念和漂泊之名。我们说宝岛形似小舟,半个多世纪的飘零让老旧的眷村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要诉说。但或许是声音太过低沉沧桑,又或许是人们的脚步太过匆忙,专程去眷村里迷路的人大概只剩下我们这些自诩轻松、“清新”的观光客了吧。
我曾无数次地想走近那些操着浓重乡音且声音宏亮的老人,想要了解他们的故事。可又无数次地不忍打扰他们,毕竟岁月无情地偷走了他们所爱的东西,我又何必让他们一一列出呢,那对于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来说将是多大的伤害啊。
记得中山一位老师在讲到两岸开放探亲之初时讲道,那些提着大包小包的台胞,不论男人还是女人,进入祖国海关的第一件事都是放声痛哭。这种情感的释放无关于政治理想的分歧,有的只是重逢的感动,对故土的依恋,是人类最本真的一面。本就是同根同族,对这片土地爱得当然同样深沉。
虽说是血浓于水,但也很难敌过一湾海峡经年累月的侵蚀和分隔。曾经就有一位台湾同学告诉我,他觉得自己对在北京的亲人已经不再有“亲人”的感觉,对他来说,那些人只是与自己有一点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即使是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时间也改变了原来亲人的样子,与陌生人也没什么两样了。这真的是件既悲哀又无奈的事情。如果断了亲情、故乡情的维系,想要继续或加深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有调查显示,有约15.4%的台湾民众倾向统一,其中有2.1%的人希望能够尽快统一;23.9%支持独立。另外有35.8%的人希望保持现状,以后再做决定,15.5%的人希望永远保持现状。(数据来源:Changes in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Stances of Taiwanese as Tracked in Surveys by Election Study Center. NCCU, 1994~2007)
当台湾的教科书中不再出现“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是最伟大的国家”的字眼,年轻一代对于中国的认同难道就仅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沉睡的文物了吗?但拿着自己口中“邻居”的悠久历史来展览,所谓“国立”博物院的合法性甚至合理性又在哪里呢?
眷村里的人在老去,或多或少也意味着民族认同的凝聚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有些年轻一辈的台湾人会担心大陆真的攻进台湾,我认为在现今的国际环境下,如此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在处理台湾问题的时候,很难不考虑情感的因素。既然叫“台湾同胞”,谁又会忍心向自己的手足兄弟开火呢。于情于理,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才是关键。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扩大和深入两岸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尤其是要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让台湾民众真正了解大陆,减少偏见和误解。另外,也要注重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让每个人都因身为一个中国人深感骄傲和自豪。
眷村里的朱门深锁,锁不住归家的企盼。
备注: 摄影:常鹭,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