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晚上7点,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东南亚图书典藏部主任、东南亚资料项目执行委员会现任主席施竞仪女士莅临我院,与师生座谈,并作题为“从康奈尔到伯克利及再往后——我在亚洲和东南亚研究的学术与专业之旅探索新境界”的主题发言。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施主任结合自己的学习历程和学术探索,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介绍了有关东南亚资料收集整理的知识,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亲切交流与探讨。
本次座谈分三部分进行。首先在经过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施主任以其座右铭“Knowledge is the measure of a professional librarian”(知识乃专业馆员之尺度)为引,阐述了她作为图书馆研究人员对于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即:知晓书籍资料来源,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分类、评估和保存,以及能对学者起指引作用的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随后,施主任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了她的学术及专业之旅以及探索的新境界。在有关求学历程中,施主任提到她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知名高校学习东南亚研究课程及东南亚小语种,并曾在印尼、越南、日本学习访问。而在专业之旅上,施主任则分享了她在美国有关东南亚资料收集与研究机构工作的经历,包括在CORMOSEA (Committee on Research Materials on Southeast Asia )和SEAM(Southeast Asia Materials Project) 担任主席的经历;她曾领导、组织、推动越南“汉喃古籍文献典藏数位化计划”,并因所作巨大贡献而获得越南文化、体育与观光部授予的杰出贡献纪念勋章;以及在法国巴黎远东博古学院参与对东南亚特藏评估的历程。
在座谈的答疑环节,在场的老师同学们争相向施主任提出问题,施主任也针对私人收集资料的整理、图书馆如何看待和处理私人收藏问题、如何客观地评判个人游记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并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最后,施主任用“Heart” (心) 、“Head”(头)、 “Hands”(手)三个词表达了对在座师生进行东南亚研究的期望。同时,她用“Blood”(血)、 “Sweat”(汗)、 “Tears”(泪)概括其个人在图书馆工作的心路历程。通过本次座谈,与会者收获颇丰,不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而且从施主任身上学习到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所需要做到的严谨、认真、敢于吃苦的精神。
撰稿人:杜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