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中将“信”念作“批”,故海外华人华侨寄往故乡的家书和汇款被称为“侨批”。侨批是华侨与侨眷之间的生命线,“批一封,银二元”这句民间流传的古老民谣,唱出侨批在闽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晚清民国时期,厦门港等闽南港口舟楫繁忙,无数勤劳的闽南人下南洋闯荡,侨批带着这些游子的思乡之情,通过水客跨越风浪,自东南亚送回国内以慰亲友。获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歌仔戏《侨批》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侨批及其背后的故事,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侨批、铭记历史。
2019年5月19日晚,长期关注歌仔戏《侨批》创作的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吴慧颖老师,分享了这部新编歌仔戏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丰富了与会师生对侨批、华侨华人的情感与精神乃至中国传统戏曲的认识。
吴老师首先播放了歌仔戏《侨批》的公演录像片段,让师生们对这部艺术作品有更直观的了解。她接着简述侨批的产生与发展。据《公案簿》记载,1786年,吧城(雅加达)就已经存在帮助华侨寄送侨批的水客。1877年,永春人黄日兴信局在厦门开办,创办人黄日兴也是歌仔戏《侨批》主人公的原型。当时较为著名的侨批局还有旅菲华侨郭有品创办的天一信局和泉州华侨王世碑创办的王顺兴信局等。
侨批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信息,一枚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正是将历史的真实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创作出感人至深、贴近历史的歌仔戏《侨批》。
《侨批》的创作形式是闽南剧种歌仔戏,那么闽南戏曲和歌仔戏具有怎样的特征?又是如何在海外传播的呢?吴老师为我们做出了详尽的解答。
随着海外迁徙和商贸往来,明清时期形成了跨越国界和海洋的闽南海商网络,东南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闽南人聚居地,海外闽南社会日渐成熟。闽南方言为东南亚华侨社会普遍使用的语种。闽南华侨把各自所信奉的神明带到东南亚各地,建庙奉祀。时至今日,民间信仰的妈祖、吴真人、清水祖师、广泽尊王等神灵,在东南亚依旧影响深远。与此同时,闽南人的传统习俗、地方戏曲等民间文化也随之传播而去,闽南特色文化由此延续。这些民间文化活动也成为闽南华侨联络乡谊,密切联系中国的重要载体。
在《东印度航海记》等欧美人的日记游记和档案资料中,异邦闽南人酬神演戏的许多细节都被记录下来。从祖籍地到异域空间,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经历对原有戏剧文化产生影响,闽南戏剧在移民国焕发新的活力。广阔的传播空间、多种文化的碰撞和闽南戏剧的包容性使闽南戏剧文化因地制宜,在传承中创造,在流播中发展。
源自闽南,诞生于台湾的歌仔戏,包含许多早期大陆传至台湾的文化元素,又表达着许多台湾当地的故事,发展迅速,深受台湾民众的欢迎。1920年前后,歌仔戏传入厦门。1925年,小梨园戏班“双珠凤”聘请台湾歌仔戏艺人戴水宝教戏,并招徕一些台湾歌仔戏演员演出,他们的首场演出《山伯英台》在厦门鼓浪屿戏院上演,引起轰动。就这样,歌仔戏传回闽南并不断扩大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大陆培养出王银河、邵江海等闽南第一代歌仔戏传人。两岸歌仔戏创作出许多精彩剧目。20世纪80年代,闽台戏曲交流迈入新时期,歌仔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两岸多次召开歌仔戏研讨会,举办艺术节活动,进行歌仔戏的展演交流,开展合作等。学界的广泛参与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尤其两岸对歌仔戏的研讨与合作,呈现了诸多新的交流特质。
在讲述歌仔戏《侨批》的创作历程时,吴老师详细介绍了这部戏的创作动机,主要创作人员及认真严谨的创作修改过程。在《侨批》剧中,我们能够看到闽南戏剧中经常提到的母题——“外出打拼的男子和在家守候的女子”,但不同于以往侨乡题材创作侧重于表现侨眷的思念与守望,新版歌仔戏《侨批》聚焦在外打拼的闽南男儿,通过黄日兴被骗到菲律宾当“猪仔”,从矿山逃出为华工们送银信,成为水客,维系侨批寄送之路的故事,展现闽南华侨的移民史、创业史,颂扬闽南人的道义与担当。
在了解了侨批和以之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歌仔戏《侨批》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焦建华教授对侨批业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作了系统、严谨的分析,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共鸣。
侨批业是经营侨批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以批信局为主体,包括现代邮政与银行的跨国经营网络。世人最初关注侨批业的切入点是华侨汇款。187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会就美国华侨汇款额进行估计,这是目前所见世人关注侨汇的最早记录。学者马士(Morse)、雷麦(Remer)等相继对侨汇数额进行估算。
民国时期,学界有关侨批业的论文颇多。日本很早关注侨汇,日资台湾银行1914年完成的调查,即《侨汇流通之研究》较早完整论述侨批业,该书详细阐述邮政局、批信局、银行、钱庄和银号等机构经营侨批业的情况。1929年,我国国内始有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侨批业的组织问题。杨起鹏的《汕头银行业史略及其组织》详细探讨汕头侨批业的组织结构、经营和管理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吴承禧通过调查,详细研究了厦门、汕头和香港的侨汇以及当时五年的侨汇总额,写成了《厦门的华侨汇款》《汕头的华侨汇款》《香港的华侨汇款》《厦门的华侨汇款与金融机构》等文章。时任财政部长孔祥熙也关注过战时侨汇,我们可以看到业者的关注视角和学者不尽相同,他们更多着眼于实物。现今引用较多的研究有郑林宽的《福建华侨汇款》、姚曾荫的《广东省的华侨汇款》、张公量的《关于闽南侨汇》和刘佐人的《金融与侨汇综论》。1943年,日资台湾银行继1914年报告后,又完成《三十年代南洋华侨侨汇投资调查报告书》,详细调查华侨侨汇投资情况,尤其是抗战时期的侨汇,调查者特别注意到地位日益突出的政府侨汇经营和以货代款的汇款新方式。
1949年至1979年间,侨批业的主要研究者有国内学者林金枝、冯肇伯,国外学者高威廉、柯木林等。1980年以来,相关研究渐多,晚清民国侨批业的主要研究面向涉及侨批业的起源和总体发展历程,侨汇数额、用途和历史地位,不同地区的侨批网络、水客网络和侨汇金融网络等问题。新中国时期侨汇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冯元、王付兵、林勇和张赛群等人,侨批业政策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杨世红、张小欣、焦建华和丘立本等人。
焦老师认为,尽管侨批业的现有研究十分详尽,但侨批书信资料依旧存在一定研究空间,并且新的资料还在不断发现当中。通过成系列的书信,以女性主义的新视角构建宏大的普遍性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若能够获得新中国侨批的解密资料也能够取得新的研究进展。此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能够为侨批业的研究带来更多活力,如社会网络分析法、人类学方法、经济学方法。
这是一次以侨批为主题的艺术与历史的对话,与会师生颇受启发,也进行了反思。老师们坦诚地交流了观戏心得,为读书会提出宝贵意见。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沈惠芬副教授谈及文学作品中的番客婶形象对历史学中的留守女性研究的影响,她认为歌仔戏《侨批》中番客婶亚香这一悲剧人物的表演尤为精湛。人文学院满新颖教授首先对男主人公黄日兴及其恋人如意手持的两个“偶”的创意作了精彩解读,接着他谈到与其他同题材的艺术创作相比,歌仔戏《侨批》以关注人性、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来彰显家国情怀,并赋予侨乡当下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义,是一部可以走向世界的艺术精品。满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厦门本地与南洋有关的音乐故事,还提到闽西民歌中的下南洋片段,兴之所至,他动情地哼唱了几句,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当侨批遇到歌仔戏,东南亚和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探索了新的可能——以综合性的传统艺术形式演绎戏剧性的南洋故事,舞台上下,数十名艺术工作者精诚合作,一同创造了全新的艺术作品。歌仔戏《侨批》以历史事实为底本,体现了戏曲精神,是舞美、音乐、布景、灯光、服装、表导演和编剧相契合的一部新编现代戏。满老师指出读书会宜以历史研究为切入点,从历史到艺术——以侨批为例展开一次对话。希望以本期读书会为起点,期待歌仔戏《侨批》能走进校园,让更多师生欣赏到这份承载历史厚重和人文关怀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