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下午2时30分,来自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的江柏炜教授于颂恩楼1036室举办了题为“近代闽南侨乡社会与空间:兼论一些新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的讲座。本次讲座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南洋研究院主办,由沈惠芬副教授主持,获得圆满成功。
在讲座过程中,江教授从建筑文化形式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别样的侨乡研究。通过介绍华侨王敬祥与林尔嘉先生往来于神户、台北、厦门和金门等地的经历,反映了中国晚清民初时期家族意识影响下的统一规划以及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样式是这一时期的建筑所特有的风貌。这一时期的侨乡洋楼建设逐渐与亚洲殖民现代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如模仿转化自英帝国的亚洲殖民建筑——小别庄(Bungalow)、“五脚基”(The five-foot way)等,都是英国殖民地城市中的普遍的建筑风貌。然而这种对西方建筑风貌的转化并非简单的单向移植,它是一种在地化(Localization)的过程。由于在这一时期,洋楼的兴建主要以华侨自南洋携带照片或图纸为蓝本,本地匠师根据华侨提供的资料和要求进行施工建成,或者通过模仿当地洋人住宅范本进行建设。而本地居民的需求以及匠师根据自身的建筑技术模仿这些外来形式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烙印。比如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对采光、走向等风水学方面的要求,以及中华文化中象征吉祥文字图画的运用都使得这一时期的洋楼具有中西文化混杂的即视感,而非西方建筑的照搬。
除了对闽南地区侨乡建筑的研究展示,江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他对东南亚华侨会馆的研究。他提到,会馆不只是一个空间,更是海外华人宗教信仰、身份认同与社群政治的载体。而会馆的划分除了方言认同构成的群体外,还需要考虑到社会阶层的区分以及社群利益的因素。无论如何,这些不同形式的华侨网络随着世界形势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在政治经济局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通过侨信和侨汇在战时构成海外华人华侨与国内家人的联系,以及对国家经济的促进。其中江教授以金门为例,探讨了华侨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介绍了19世纪以来由于经济,政治,战争等因素形成的几次海外移民浪潮,并分析了以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文莱等国华人华侨为基础的金门人乡团会馆特点。
二十年來,江教授以金门作为研究课题,将地域研究联系到国族史、全球史的脉络,关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东亚地区跨界流动的侨民、资本如何对经济政治产生作用以及侨乡社会的变迁、物质文明的传播。他特别强调“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呼吁研究者们走入乡间发现问题、获得资料。在讲座的最后,江教授重点强调了保护侨乡传统建筑与文化,加强两岸高校合作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历史经验的反省,加深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于侨乡文化历史的了解,加强了大家对文化遗产的保存与活化利用意识,也促进了两岸在合作研究上的可能。
报道 金逸超 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