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上午,“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第三十讲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中琉关系诸问题研究”,主讲人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海交史研究》主编谢必震老师。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南洋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高艳杰教授主持,聂德宁教授担任与谈人。
高艳杰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对谢必震教授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师生和嘉宾介绍了谢必震教授的履历背景、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成果。
在讲座中,谢必震教授首先谈及“琉球问题与中日关系”。他说,自明代起,琉球就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1875年,日本吞并琉球,由此引发了中日“球案”之争。
1943年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提出琉球归属中国,蒋介石却提出由盟国共管琉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经过惨烈的冲绳战役后占领了琉球,开始了美军占领冲绳长达27年的统治。谢必震教授还围绕着“琉球独立”与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谈了自己的体会。
谢教授还介绍了“琉球与两岸关系”,指出琉球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对于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美军在日本70%的军力部署在冲绳,这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仰仗的力量,台湾当局在冲绳地区的谋划,必将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发展,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谢教授还介绍了福州的琉球馆,该馆作为钓鱼岛主权历史证据以及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同时也是冲绳与福建友好关系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接着,谢教授解析了琉球历史之谜,主要围绕“中琉航路开辟问题”“闽人三十六姓族谱对接问题”“葡人笔下琉球“GUORES”何许人也”等方面展开,在文献解读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心得,使老师们和同学们领略到了史料考证的魅力。
最后一部分是图说琉球的拓展,谢必震教授通过清乾隆时期留存的《奉使琉球图》和《册封队列图》等,论述图说琉球历史的意义,并利用新媒体技术,演示了将历史古图活化的视频。他还介绍了对图说琉球的拓展,诸如创办中琉历史关系数字博物馆,创建相关的网络精品课程,构思山水实景大型演艺节目《琉球之梦》等。谢必震教授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成果的转换与多样化。
与谈人聂德宁教授对谢必震教授的研究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谢教授四十年如一日,坚持耕耘此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严谨谦虚的治学精神令人敬佩。
在提问环节,在场师生围绕“服饰上琉球人的形象变化”“闽人三十六姓到底是从哪里出发,籍贯是在哪里”等问题提出疑问,谢必震教授一一作出回应。
最后,高艳杰教授再次表达了对谢必震教授的感谢,谢教授的讲座使大家感受到了史料考证的魅力,以及历史研究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是一门为现实服务的学科。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崔函
图/秦洋